广州“长者食堂”资金短缺
2016-05-11 17:38:30 文字:【
大】【
中】【
小】
摘要:
昨日起,广州又有两家长者饭堂正式“开张”,分别位于海珠区沙园街的光大花园和南华西街的日间托老中心。随着社区养老建设的发展,大多数街道都开展了这项公益服务。
长者饭堂的出现,为不少老年人提供了方便。但是随着到饭堂用餐和需要送餐的长者日渐增多,自负盈亏的民办长者饭堂,却显得力不从心。相关部门表示,会加大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投入与支持。
政府部门回应会加大支持力度
据网友在网上反馈和媒体报道,在越秀、海珠等区的多个长者食堂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近期调整上涨了餐费。洪桥街长者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“诉苦”:“食堂开业三年来,单是食材开销就足够食堂亏损了。即使餐费上涨,整个经营仍然是亏损的。”
网友“杀死面包”对长者食堂的前景表示不看好,直言这种“杀鸡取卵”的方式注定短命。网友“火星”提出,政府应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,将此惠民工程推向全市,为长者带来更多实惠。还有网友建议,不能买菜和独立生活的孤寡老人街道应负责统筹,民营的养老机构和民营的慈善机构可以帮助照顾他们。
相关部门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回应,对于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的这部分,政府会不遗余力加大支持与投入。但老年人配餐的基本成本比如食材,基本用料等仍然需要个人负担。目前已有很多街道有慈善资源,为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一些免费的服务。
北京已有机关单位对外开放食堂,羊城晚报记者就此咨询是否支持广州市机关单位对老年人开放,相关部门表示,目前对单位机构食堂的承载能力不是非常了解,因此暂时不考虑对外开放。
长者饭堂模式值得肯定
政府“大包大揽”不可取
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,“目前我国进入老龄社会,在社区里许多老年人在吃饭方面存在诸多不便,长者饭堂这种模式是肯定的。”他说,只要社会有需求就可以发展。
随着用餐的长者日渐增多,长者饭堂经营困难,彭澎提议引入能提供帮助的社会组织,企业或慈善组织都可以。企业的话最好是连锁式餐饮企业,如此可以降低营运的成本,比如食材大量的购买可以便宜。慈善组织则可以进行捐助,比如碗筷,餐桌等,减轻食堂的成本。
彭澎指出,长者食堂必须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办。但就算是企业或社会力量来做,也要保证微利,不然难以经营。其次,政府可以鼓励慈善组织帮助,这其中以义工的形式最好,可以减少一定的经营费用。最后,政府可以负责提供场地,在税费方面给其减免,不能大包大揽。
他提出,在旧的小区里开放长者食堂,此外提供老年人洗澡,理发的地方。这种服务形式可以鼓励在小区内推广。
附件下载: (已下载0次)
浏览 (425) |
评论 (0) | 评分(0) |
支持(0) |
反对(0) | 发布人:
carmen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标签: